參觀浙江大學校史展覽室時,李克強一回頭,發現手拄拐杖、已經93歲的材料學院老教授王啟東也在陪同之列,總理馬上躬身上前扶住王先生說:“王老年紀這麼大,別站著了,您快請坐。”
      浙大建校100多年來大師輩出,李克強對校史展覽室陳列的大多數名字瞭然於胸。參觀時,他不時發出驚訝聲和贊譽聲,但他並不遮掩許多時候“沒有將這些名字與浙大聯繫起來”。總理說:“大學是大師所在之地。浙大不僅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人才,而且這些人才始終與國家發展、社會進步的歷史息息相關。”
      如果說,浙大影響過當時和今天的社會風尚,那麼,浙大“老校長”竺可楨,則是浙大精神的奠基者。這位老校長曾說:“教授是大學的靈魂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,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。假使大學里有許多教授,以研究學問為畢生事業,以教育後進為無上職責,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學風。”他還說:“大學是社會之光。大學教育的目標,決不僅是造就多少專家如工程師醫生之類,而尤在乎養成公忠堅毅,能擔當大任,主持風尚,轉移國運的領導人才。”
      參觀校史展後,李克強一行穿過草坪,來到竺可楨先生的銅像前,瞻仰這位浙大精神的奠基人。聞訊趕來的3000多學子,把銅像區圍得水泄不通,紛紛與總理握手、留影。
      仔細梳理李克強此次浙江考察的3天行程,其中釋放的“文化”信號頗值玩味。21日,在京杭大運河杭州拱宸橋段考察時,李克強強調,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,要始終堅持保護、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,“讓悠久文明的精髓融入現代生活”。
      總理說,運河是人類智慧的創造,今天的大運河,則是我們對歷史遺產的再創造。人居的生命力不僅在於保護,也在於創造。我們今天要用好用活大運河這筆豐厚遺產。
      在運河西岸遺存的清末民初風格的一條老街上,總理不時與店主和游人打招呼、握手。一家名叫“曉風書店”的民營書店老闆大聲邀請道:“總理,進來看看吧!”李克強頓了頓,停下腳步。他對隨行人員說:“我確實好久沒機會進書店逛逛了!”緊接著,便跨進書店與老闆朱鈺芳聊了起來。李克強問哪些書賣得好,老闆推薦了兩種,他隨即拿起楊絳的《洗澡》系列認真翻閱起來。
      朱鈺芳告訴總理,如今看電子書的人多了,實體書店經營遇到了一定困難。李克強鼓勵她說:“雖然實體書店受到網絡衝擊,但紙質書仍是我們文化的象徵,永遠會有市場!”
      朱鈺芳連連點頭:“謝謝總理,您之前給三聯書店的回信,對我們實體書店是很大的支持和鼓勵!”
      即便是在民營銀行和網絡店鋪考察中,李克強也不時強調“文化”與“道德”。在網店主楊耀輝的家中,李克強看到這位“90後”青年給自己制定的商業口號“違規的事不准辦”時,稱贊道:“你講的很好啊!有這樣的自我約束才能贏得市場長久的信譽!”他隨後對店主說,你們小網店生意雖然規模不大,但處處體現出新鮮創意,更可貴的,是充滿誠實守信的市場道德精神。
      21日,在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杭州分行考察時,李克強對這家銀行長期致力於小微企業金融服務、“義利結合”的商業倫理理念給予充分肯定。
      他說:“你們服務小微企業,為它們提供豐富的‘營養’;而小微企業還本付息,也是你們的利潤來源。你們和小微企業是命運共同體。”
      “你們對接千家萬戶的小微企業,風險大,工作也更辛苦。”李克強說,“但社會需要千家萬戶的小微企業,需要發揮千千萬萬人的創造力。這樣才能讓更多人有就業、有收入。你們的工作體現了社會良心,客觀上,也在促進社會公平。”
      他隨即向這家銀行負責人推薦加拿大作家阿瑟?黑利的小說《錢商》。
      “這本書的作者花兩年多時間深入銀行採訪,得出結論:銀行服務小微客戶,可以獲得更加長久穩定的回報。”李克強說,“希望你們要做這樣的‘錢商’!”
      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——義烏商貿城,李克強用古代名畫《清明上河圖》來比喻。他說:“你們商鋪面積不大,拓展的卻是全球市場;地理位置雖然並不得天獨厚,物流卻通往世界幾乎每個角落。我看今天的義烏國際商貿城,足以與當年的‘清明上河圖’媲美,堪稱當代的‘義烏上河圖’!”
      在與參加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中外大咖“論道”時,李克強評價,互聯網改變了人類世界的空間軸、時間軸和思想維度。他稱:“互聯網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!”
      再回到浙江大學。李克強給這裡的學子留下的印象是“親切如長輩、博學如長者”。在浙大圖書館與學生交流時,他主動與學子們“分享青春”,並聊起了自己的求學生涯。
      “我們當年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,學校準備不足,全校3000多學生,而圖書館里只有幾百個座位。所以我們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,到圖書館門口排隊占座。”他說,“我們那一代人失去讀書的時間太久了,人人求知若渴,希望把失去的青春奪回來。”
      面對新一代大學生,李克強寄望他們秉承“求是創新”的浙大校訓,刻苦學習、追求真理。
      “‘求是’源於中國古文,用今天的話說,就是孜孜以求、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。而創新是現代詞語,就是要樹立創新理念,形成創新文化。”總理說,“‘求是’是‘創新’之基,也是你們未來走向社會、安身立命之本。”
      他強調,無論是創新還是創業,必須要有堅實的知識和文化底蘊作基石。
      “你們要力爭做國家棟梁之才,未來在社會上要堪當大用。”李克強說,“當然,大用並不是發大財、當大官,而是要在社會方方面面、每個角落都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。只有這樣,社會的大廈才會更加完整、更加堅固,國家也才更有希望。”(鄭東)  (原標題:解讀李克強浙江考察的“文化”信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x79txynw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